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从1992年成立,发展到现在的区域医疗中心,31年的风雨兼程,蕴含着前辈的辛勤耕耘和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如今,发展的“接力棒”传递到了田娜主任手中。如何全面提升科室的技术水平,延续金字招牌,是田娜在工作中不断思索的问题。
通过一次次临床实践,田娜逐渐探索出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实现科室创新驱动发展的前进方向。她团结带领肾脏内科团队开出“医病、医心”两张“处方”,为患者送去“肾”的希望。
打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是在原大内科基础之上发展独立出来的科室。2001年,田娜从东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加入了肾脏内科团队,2004年开始重点从事腹膜透析治疗与管理工作。
透析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在人们的印象中,血液透析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
“宁夏地区的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在山区等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医疗保障水平也相对较低,更适合选择方便且经济的居家透析方式。因此,2005年肾脏内科在陈孟华主任的带领下率先成立了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腹膜透析中心。”田娜说。
相比血液透析而言,腹膜透析过程比较缓和,对人体心脏、血液及循环动力影响较小,且操作简便,不易引起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患者自购透析液后,经医生指导,基本可在家里自行透析。与血透室医护忙碌奔波的状态不同,腹透室很少能看到病人。在腹膜透析资料室里,满满的一面墙都是归纳整理好的病人档案,大约有680余人,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8岁,透析时间最长的患者已达19年。
“全区90%以上的腹膜透析的患者都集中在这里。”田娜说,“我们给每名患者都建了一套病历资料档案,安排专人负责患者的随访,电话24小时接待患者咨询,随时在病友群里给予全方位的指导。”
正是有了这套科学完善的治疗模式和管理体系,目前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找准科研成果转化“突破口”
随着各种肾病全面规范诊疗的开展,新的挑战不断出现。这无时无刻不考验着肾内科团队的“应战”能力。
起步阶段,科室病房床位和医护人员明显短缺,医生不仅要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还要通过科研为临床问题寻找更精准的解决办法。但团队成员缺乏科研经验和创新思维,在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后就浅尝辄止。
田娜认为,临床医生要注重临床实践,但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不能仅限于完成日常的疾病诊治工作,更应提高研究能力,成为学术型医师,推动医学技术的发展。
经过时间的磨砺,肾脏内科团队立足科研思路来源于临床、研究结果服务于临床的转化医学导向,长期坚持基础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开展了肾脏内科前沿领域的一些研究,相关技术不断突破。
目前,肾脏内科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亚专业组可以高质量完成疑难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成型术、中央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术、腹膜透析管植入术,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为患者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或腹膜透析通路,极大程度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近几年,田娜倾注了大量精力在临床研究上,她深耕三个研究方向:一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二是腹膜透析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研究;三是腹膜间皮细胞水通道功能与调控研究。
“这几个方向与临床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关于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临床上有超过80%的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容量超负荷的问题,住院治疗面临较高的医疗费用。”田娜说道。
经过研究,田娜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容量超负荷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并提出了一些逆转因素,既减少容量超负荷的并发症,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她坚信,科研是学科发展的动力,瞄准科研攻关,才能不断推动优势特色专科朝纵深方向发展。
为患者送去“肾”的希望
经过31年的发展建设,宁夏医科大总医院肾脏内科在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科室规模也逐渐扩大,成为区内独家拥有肾科病房、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于一体的肾病专业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0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4人、硕士24人,综合实力始终居于区内领先水平。
2022年,肾脏内科门急诊量达到60470人次,出院人数2458人,全年完成手术2049例,其中危重患者超过了20%,抢救成功率达到93%,成为宁夏肾脏病诊疗领域里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科研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核心竞争力、学术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是引领医院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打造人才队伍、提升科室科研水平是肾脏内科可持续发展的新聚焦点。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实现创新突破中,肾脏内科的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逐渐培育起来,形成了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病和遗传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和肾小管间质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4个亚专业团队。
田娜希望,未来能在临床需求的驱动下,奋力带领肾脏内科团队为肾脏健康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患者送去更多“肾”的希望,为宁夏肾脏病事业的发展砥砺奋进,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