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已是鲐背之年的陈树兰走上颁奖台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日前,在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心血管年会上,为全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心血管专家举办了“鲐背奖”颁发仪式。宁夏心血管内科奠基人、90岁的陈树兰成为为数不多的获奖者之一。
回到宁夏后,宁夏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再次为陈树兰举行了颁奖仪式,并为她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台下,是宁夏各大医院的心血管病学科的专家骨干,而他们都是陈树兰的学生。
她曾创下过多个“第一”:宁夏第一个从正规大学毕业的内科大夫;做了宁夏第一张心电图、第一例右心导管手术;宁夏医学界第一个女院长;为宁夏争取到了第一个研究生教育资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提名人物、中国心电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宁夏“塞上英才”获得者……
1953年,陈树兰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随后和恋人刘善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宁夏。从此,她就把一生的心血和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宁夏医疗事业。
陈树兰对医生职业热爱到了骨子里。
她一天只看10个病人,看病像“绣花”,常常到了饭点还没结束问诊。她对自己看过的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谁曾经得了什么病、病情如何、怎么处理的,她记得门儿清。有时觉得不放心,还会亲自打电话询问病情。
在超过退休年龄12年之后,几经申请,陈树兰离休了。然而离休只是一个形式,“学生要找,病人也要找”,“离而不休”成为她真实的状态。她被返聘,有她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科领域的同事们觉得心里踏实。“在医院我觉得自己是充实的,这里有出生的欢喜,伤病的痛苦,死亡的悲伤,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救死扶伤。”
怎样才能成为病人信任的好医生?
90岁的陈树兰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告诉她曾经的学生、如今各大医院的专家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认真谨慎的态度以及要讲究与病人交流的艺术。
“古人说:‘人之医,其业也深,其境也无垠。’作为医生,面对病人的疾苦,病人把最珍贵的生命托付于你,是对你莫大的信任,理应尽心竭力,容不得丝毫马虎。”
“‘医乃仁术’。选择了医生作为职业,就等于选择了辛苦、责任、奉献和终生学习。没有这个基本的思想理念就难以达到‘仁术’。更难以达到解除病人的疾苦,还病人以健康的目的。”
“医学本身是要维护或抢救病人的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只有一次,而且任何人都想拥有健康的生命,因此,哪怕是十分危重的病人,即使已经濒临死亡,也要尽全力把他从死神手中夺回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绝不轻言放弃。”
“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终身学习,在专业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医术是治病救人的本领,要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向同道学习,重视会诊和交流;向病人学习,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这也是学习中最重要的手段,‘在病人面前医生永远是小学生’。”
陈树兰说:“今天,我已经是风烛残年的古稀老人,我依然如愿在有生之年,犹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有朝一日,当我回首往事时,我能够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不辜负宁夏人民对我的信任,不辜负我的同道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我能无怨、无悔、无愧地说一声‘此生足矣’!”